無錫新傳媒
首頁 > 財經 > 正文

無錫建設農業強市發出“動員令” 強化主體功能區 加強科技裝備支撐

2023

03/03

08:54

來源

無錫日報

分享

  昨日(2日)市委農村工作會議發出“全面建設農業強市”動員令。“無錫農業的強,不是指數量,而是指質量、品牌。”市農業農村局人士說。面對耕地總面積居全省末位的現狀,唯有通過優化農業生產生活空間,強化農業主體功能區建設,增強農業科技裝備支撐,運用工業化思維加快園區發展,才能釋放更多“強”的因子。

  提高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的綜合生產能力,要落實藏糧于地,從空間上挖掘潛力。近年來,我市編制了有機銜接、緊密融合的“五園五區六帶”空間規劃、現代農業專項規劃、鎮村布局規劃和規劃發展村莊規劃,使農業農村“發展什么、怎么發展、在哪發展”有了方向。“接下來,要著力通過農業主體功能區建設,著力破解農業空間碎片化、資源錯配、重復建設等問題。”市委農辦人士說。農業主體功能區相當于農業強市的主要戰略區,可以打破行政區域限制,推動幾個鎮、村、園區的資源實現統籌整合、集約利用,優化拓展農業生產空間,并因地制宜科學謀劃產業發展方向,實現精準布局,增強發展動能。

  農業強市,利器在科技。一批高端、智能、綠色的先進農機將在糧食生產中加快推廣應用。今年全市拖拉機、收割機等主要農機具要全部加裝北斗智能監測終端,以達到提高農機調配效率、精準測產等效果。同時,用于蔬菜、茶果等農產品種養的特色農機也要加快完善并推廣運用。全市特色農業機械化率今年要達75%,“十四五”末要達80%以上。我市還將大力發展數字農業,在大田種植、畜禽養殖、水產養殖等方面強化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運用,提升生產能效。“十四五”末,全市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將由前年的70%提升至75%以上。

  深入推進區級科技園、鎮級產業園和村級特色園建設,打造優質發展載體。“隨著產業鏈競爭加劇、傳統產業集群布局完成等因素影響,‘圈幾塊地,建幾個園、引一些企業’的傳統發展模式已走到盡頭。”市農業農村局人士說。我市將積極探索“小管委會+大公司”管理模式,推動政企分開、政企合作,充分發揮管委會的戰略引領與資源配置作用,由公司進行融資、建設、運營等市場化運作。農業領域“區鎮聯動、共建共享”,農業園區按工業化思維優化種植區、加工區、展示區等功能,強化招商引資等舉措也將全面推進,以更好地集聚先進要素、做強主導產業,提升園區發展水平。

  聚焦產業鏈,全面拓展農業增值空間是今后農業發展重點。我市將依托稻米、水產、水果等特色農產品資源,延伸前后端、拓展上下游,打造產、加、銷一體化的全產業鏈。由此我市將加強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至“十四五”末,我市將新改建市(縣)區寄遞公共配送中心或快遞產業園不少于2個,快遞服務現代農業示范項目10個以上。綠色農業也將加快發展,以持續推進農業清潔生產、進一步改善環境。“十四五”末,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施用量要分別較2020年減少3%、2.5%。

 ?。ㄖ煅┫迹?/p>

Copyright(C) 1998-2023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無錫日報報業集團無錫新傳媒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33006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00306號

蘇新網備2006009 蘇ICP備05004020號

征服办公室人妻系列
<video id="brudu"></video>
<center id="brudu"><output id="brudu"><optgroup id="brudu"></optgroup></output></center>
<center id="brudu"><s id="brudu"></s></center>
<th id="brudu"><s id="brudu"></s></th>
<nobr id="brudu"><s id="brudu"><nav id="brudu"></nav></s></nobr>
<center id="brudu"><ruby id="brudu"><meter id="brudu"></meter></ruby></center>
<source id="brudu"></source>
<center id="brudu"><s id="brudu"></s></center>
<center id="brudu"></center>
<nobr id="brudu"></nobr>
<rp id="brudu"><menuitem id="brudu"></menuitem></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