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3/04
10:24
來源
無錫新傳媒
分享
近日,《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22年)》出爐。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底,5G網絡覆蓋所有縣城城區,實現“村村通寬帶”“縣縣通5G”,農村電商繼續保持鄉村數字經濟“領頭羊”地位,去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2.17萬億元。一項項數據有力見證了“互聯網+農業”發展突出成果,同時也再一次強調了數字鄉村建設對于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
乘“數”而上,鄉村振興插上雙飛翼。進入新發展階段,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前進的道路上,建設現代化強國,農業現代化不可或缺,而數字化正是農業現代化轉型的關鍵要素。隨著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數字經濟在農村領域的發展可謂百花齊放,為農村發展、農民致富打開了多重想象空間。農業無人機、智能高速插秧機等數字化農機的應用讓農民從傳統勞作中解放出來;農村集體“三資”實現信息化管理;網絡直播有效鏈接了小農戶和大市場,讓農村好物騰“云”駕“數”走向全國……一幕幕生動的場景,詮釋了數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的強勁動能,描繪了數字鄉村無限美好的前景?;ヂ摼W+農業、互聯網+鄉村文旅等新業態的不斷興起,不僅讓農業產業鏈條不斷延伸,更激活了鄉村廣闊市場,涌動發展新熱潮。
解難題、補短板,以深度融合,推動提“智”增效。經過初步滲透,鄉村數字經濟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要在補短板上不斷發力,在推進數字鄉村建設與鄉村治理、鄉村產業、智慧農業等方面實現深度融合,讓農民真正享受到數字紅利,搭上發展“快車”,奏響數字時代田園牧歌。對于很多地方來說,數字鄉村建設還是新生事物,缺乏相關經驗,繪就數字鄉村“新圖景”不僅需要做好頂層設計,找準發力點,還需要在農業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基礎設施上不斷發力,補齊硬件設施短板。除此以外,還需將縮小數字鴻溝作為重點,不斷提升農民網上辦事、直播帶貨、互聯網應用等能力,大力培育一批“土專家”“田秀才”,為數字鄉村建設打造最強人才“蓄水池”。在深入實踐中,不斷強化數字化思維,借“數”之力,提升農村產業發展能級,提高基層治理水平,打造美麗鄉村。
江蘇數字鄉村建設起步早、底子好。數字助力,打造新時代魚米之鄉“江蘇樣板”正當其時。近年來,江蘇始終把數字經濟作為轉型發展的關鍵增量,出臺“互聯網+”現代農業、高質量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等政策意見,為智慧農業升級、智慧綠色鄉村建設、鄉村數字治理等指明了方向。把握數字化大潮,江蘇不僅要搭上快車,更要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在實踐探索中總結更多江蘇經驗,為數字中國建設貢獻力量。充分發揮科研資源、產業資源等優勢,打造“江蘇樣板”需要在多場景數字化應用上加大創新開發,不斷加強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養老等公共服務向基層延伸的力度,在制度機制創新、技術融合應用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以“數”為筆,循著數字鄉村發展的“施工圖”扎實推進,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定將越來越美。(楊軒)
Copyright(C) 1998-2023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無錫日報報業集團無錫新傳媒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33006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00306號
蘇新網備2006009 蘇ICP備050040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