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3/04
16:39
來源
無錫日報微信公眾號
分享
市委書記杜小剛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二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的擔當作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核心戰略,激蕩科技活水、澆灌產業種子,辛勤春耕、努力春種,推動無錫科技創新邁進生機盎然的春天,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無錫新實踐提供不竭動力。
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景茂出席會議。副市長周文棟主持并通報2022年科技工作情況。
杜小剛向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企業家、專家學者,所有關心支持無錫科技事業發展、為無錫科技創新作出貢獻的科技界、產業界、教育界、金融界等各界人士致以衷心感謝和崇高敬意。
杜小剛說,進入新時代,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始終以強企業引領創新、以大平臺支撐創新、以聚人才驅動創新、以優生態保障創新,銳意進取、奮力開拓,推動無錫創新發展取得豐碩成果。但同時也存在思想認識不夠深入、創新規律把握不盡到位、制度設計不很完善等不容忽視的問題,需要把科技創新放上發展全局更為突出的戰略位置,蹄疾步穩地把新時代無錫科技創新事業推向更深層次、推上更高臺階。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科技創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省委書記信長星在省管主要領導干部研討班開班式上對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出要求。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市上下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二中全會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緊扣“四個面向”,弘揚“四敢”精神,加快構建創新主體活力迸發、創新載體豐富多元、創新技術加速策源、創新資源優化配置、創新生態開放包容的產業創新體系,加快打造國內一流、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高地。
實現這些目標,必須強化創新思維、樹牢市場觀念、拓展國際視野、增強開拓膽識,不斷提高領導干部科學素養,充分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堅持原始創新、集成創新、開放創新一體設計、有效貫通,以“科創之力”賦能工商名城。
一要培育高水平創新企業。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相結合,實施新一輪創新型企業倍增計劃、百強企業增長行動、“獨角獸”遴選發現行動和企業研發機構擴容提質行動,迭代升級各類工作措施,加大科技型中小企業招引培育力度,全力滿足市場主體科技創新需求,持續擴容企業規模數量、提高企業發展海拔、增強企業創新能級,形成領軍企業“高峰林立”、骨干企業“高原遼闊”的生動局面。
二要攻關高精尖創新技術。把世界科技前沿同產業發展目標結合起來,突出遠中近協同、產學研融通、大戰略牽引,融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對接國家重大戰略,滾動編制“465”現代產業體系技術創新圖譜,著力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產業技術攻關,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加強未來產業技術儲備,優化升級“一所一策”機制,搭建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高速通道,積蓄產業現代化建設的澎湃動能。
三要集聚高層次創新資源。進一步集聚高層次教育、人才、金融資源,將科技創新理念貫穿教育全過程,建好用好市人才集團,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模式,更深層次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大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等招引培育力度,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密切同具有全球視野、鏈接全球資源的基金合作,持續提升天使等基金規模和投資能力,加快構筑無錫創新發展的“強力磁場”。
四要打造高品質創新空間。樹牢“抓城市建設就是抓產業發展、就是抓科技創新”的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突出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和創新、創業、創投“三創”聯動,高品質打造“一帶多城”、布局重大平臺、建設新型載體,特別是要高度重視、高點謀劃高校周邊創新載體建設,用最好空間吸引最優團隊、以最好環境匹配最強大腦,把整座城市塑造成“科產城人”有機融合的創新友好型空間。
五要構建高質量創新生態。圍繞產業創新需求和創新規律,持續健全政策保障、制度支撐、科技服務體系,滾動推出一批突破性大、牽引性強、適用性廣的科技創新政策,構建完善研發激勵、成果保護、科技人才經紀人制度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制度,培育引進更多專業規范高效的科技服務機構和龍頭企業,發揮科技資源共享平臺作用,讓產業創新的種子茁壯成長、枝繁葉茂。
全市上下要拿出“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情膽氣,把“四敢”精神熔鑄于科技創新工作之中,再創一段激情燃燒、波瀾壯闊的創新歲月,匯聚一股全城同創、全域煥新的創新合力。
一要強化組織領導。成立市科技創新委,以“強統籌+全局性”的科技創新管理模式,推動形成產業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提升全市創新體系的整體效能。
二要強化考核評價。建立健全科技創新統計監測體系、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將科創工作成效作為領導干部“擔當指數”的重要評分內容,加大督查檢查力度,激勵全市各級大膽創新、大抓創新的精氣神。
三要強化文化養成。進一步發掘和傳揚無錫人“敢創人先”的創新基因、“四千四萬”的創新精神、“一包三改”的創新經驗,營造鼓勵探索、寬容失敗和尊重個性、尊重創造的創新風尚。
四要強化科普教育。高標準建設無錫科技館,推動科普展覽進商業綜合體、進行政中心、進各類校園,使無錫市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科技前沿魅力。
會前,與會人員觀看了科技創新工作成果展示。
會上,杜小剛和聯盟代表、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院長肖瑞平為“全國高校未來技術學院無錫合作聯盟”揭牌。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柏長嶺和景茂為“江蘇省太陽能光伏技術創新中心”揭牌。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蔣敏和無錫市產業創新研究院院長胡義東為“無錫市產業創新研究院”揭牌。
Copyright(C) 1998-2023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無錫日報報業集團無錫新傳媒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33006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00306號
蘇新網備2006009 蘇ICP備050040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