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3/05
10:08
來源
無錫日報
分享
一名22歲解放軍戰士的故事,被傳頌了大半個世紀;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名字,總讓億萬顆心同頻共振。這就是榜樣和精神超越時空的力量。
今年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6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更好發揮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加強志愿服務保障和支持,不斷發展壯大學雷鋒志愿服務隊伍,讓學雷鋒在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風,讓學雷鋒活動融入日常、化作經常,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強大力量。”雷鋒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順應了社會進步的時代潮流,彰顯了我們黨的先進本色,滋養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的心靈。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必能為構筑中國精神、提升文化自信、強健民族氣魄,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無錫新實踐提供豐厚滋養。
信仰里散發光熱,凡常中鑄就偉大。歲月流轉,但雷鋒的話語始終振聾發聵,雷鋒精神仍然熠熠生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今天,當我們讀到《雷鋒日記》里的這些話語,依然能從中獲得人生的啟迪,汲取奮進的力量。雷鋒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心向著黨,向著社會主義,向著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彰顯了“不亂花一分錢,不亂買一寸布,不掉一粒糧”的道德素養,展現出“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的意志品質。六十年,一甲子,“學習雷鋒”在中國已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雷鋒精神更是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
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無錫是至德名邦,許多干部群眾堅持立足崗位學雷鋒,以篤實態度學習雷鋒精神、以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從默默做好事27年的“炎黃”張紀清、30余年間捐款680多萬元資助弱勢群體的中國好人姜達敖,到成立9年來應急救災的腳步遠及緬甸、土耳其的藍天救援隊,再到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各地社區累計超100萬人次志愿者投身新冠疫情防控,無錫廣大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立足新時代、展現新作為,以實際行動譜寫著一曲曲動人的新時代雷鋒贊歌。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雷鋒精神永不過時。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尤需強化思想道德建設,讓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巍然聳立。我們要深刻把握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和實踐要求,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追求轉化為具體行動,把個人追求融入為黨和人民事業奮斗中,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
一人一崗,一生一事。平凡瑣碎可以飽滿豐盈,涓涓細流勢必匯成江海。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無論是誰,再普通的善行,堅持不懈就能譜寫不普通的壯舉;不管在哪,再平凡的崗位,恪盡職守也能成為不平凡的楷模。新征程上,我們要做追“鋒”人,向雷鋒同志學習,向身邊的好人、模范、英雄、榜樣看齊,從本職崗位做起、從一個個小善做起,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涵養向善向上的精神能量,讓無錫這座城市變得更加溫暖,為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打造令人會心一笑的精彩城市注入磅礴力量。(無錫日報評論員)
Copyright(C) 1998-2023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無錫日報報業集團無錫新傳媒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33006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00306號
蘇新網備2006009 蘇ICP備050040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