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id="brudu"></video>
<center id="brudu"><output id="brudu"><optgroup id="brudu"></optgroup></output></center>
<center id="brudu"><s id="brudu"></s></center>
<th id="brudu"><s id="brudu"></s></th>
<nobr id="brudu"><s id="brudu"><nav id="brudu"></nav></s></nobr>
<center id="brudu"><ruby id="brudu"><meter id="brudu"></meter></ruby></center>
<source id="brudu"></source>
<center id="brudu"><s id="brudu"></s></center>
<center id="brudu"></center>
<nobr id="brudu"></nobr>
<rp id="brudu"><menuitem id="brudu"></menuitem></rp>
無錫新傳媒
首頁 > 今日看點 > 正文

雷鋒精神代代傳丨江蘇無錫:弘揚雷鋒精神,用實際行動續寫“新時代雷鋒故事”

2023

03/05

09:53

來源

無錫日報

分享

  今年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60周年。60年來,學雷鋒活動在全國持續深入開展,雷鋒精神經過傳承與發展,已經深深內化為人們心中向善的道德力量。在無錫市新吳區,也活躍著一大批“雷鋒”,他們從小事做起,從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與人為善,用行動詮釋了雷鋒精神的精髓。

  文明“洋雷鋒”——

  唐磊 風雨無阻參加公益英語角

  在新吳區志愿者圈里,提起唐磊(Peter Stanleigh)這個名字,人們會脫口而出:“不就是那個‘洋雷鋒’嘛!”他是無錫第一位注冊外籍志愿者。

  每周四晚上,新吳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國際志愿者會客廳)里都會燈火輝煌,數十位英語愛好者圍坐成一圈,用英語聊生活,討論熱點話題。這個公益英語角活動的發起人就是唐磊。一隅小小的英語角,見證了這位“洋雷鋒”20多年的堅持。“有次外面下大雪,天氣很冷,他仍堅持去英語角,說不能讓大家白等。只要他人在無錫,一定風雨無阻每周兩次準時參加公益英語角活動,每次兩個半小時。我真沒想到他在這件事情上能堅持20多年!”他的妻子胡凌寒說。

  “時間比金錢更寶貴,我希望能把最寶貴的東西與大家分享,幫助有需要的人們。”這是唐磊經常說的一句話。從小他就親眼目睹父母堅持做公益,耳濡目染下,他也成為一名志愿者,在錫累計志愿服務時間已超過5000小時。在他看來,付出比得到更快樂,花時間、精力去幫助別人,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如今,做志愿服務早已成為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被人稱作“洋雷鋒”,讓唐磊倍感自豪,他表示,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帶動更多的人投入到志愿服務中來。除了堅守公益英語角,唐磊還積極參加其他志愿服務活動,比如扮成“圣誕老人”去福利院看望孤兒;發起“綠色一天”公益活動;穿上紅馬甲去擁堵的十字路口維護交通秩序。在他的組織帶領下,一些在無錫工作的外籍友人成立了“無錫外籍友人志愿者隊”“外籍友人太太志愿者隊”等,他們利用休息時間不定期開展各種志愿服務活動。

  杏壇“女雷鋒”——

  丁愛萍 生命因“特殊”奉獻而精彩

  最近幾天,新吳區特殊教育學校副書記丁愛萍格外忙碌,她在準備參加新吳區“文明集市”活動,“我打算組織學生們帶著自己的作品參加義賣,所籌資金將為新吳區重癥托養中心的重癥病人和養老院的老人購買禮物,以此反哺社會的關愛。”

  丁愛萍的杏壇生涯有30年。2019年她受命來到新吳區特殊教育學校這片特殊的園地,用愛照耀和溫暖身邊的每個學生。丁愛萍經常和青年教師說:“特殊教育教師要用自己的智慧、專業和堅守,為孩子們點亮一盞燈,照亮他們前進的道路,讓他們過上幸福、完整而有尊嚴的生活。”丁愛萍志愿開設了“寶媽課堂”,至今已開展40多期。她帶著家長們學習家庭康復技術,提升家庭教育技能及策略;開展心理沙龍,定期帶著家長進行心理療愈;分享興趣愛好,學習美食及手工制作等。

  為了幫助更多的人,丁愛萍努力學習實用技能。多年來,她堅持自學中醫艾灸,并且考取了中醫康復理療師證。到目前為止,丁愛萍已向1000多人義務傳授了艾灸技能,不少人通過艾灸,減輕了腰酸背痛、風濕性關節炎、胃病等疾病帶來的病痛。而一些家長通過學習艾灸,讓孩子在康復之路上多了一層保障。

  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志愿服務崗位上,丁愛萍都展現出“我奉獻,我快樂”的志愿者情懷。早在20年前,她就報名成為骨髓捐獻志愿者。她利用休息時間踴躍參與公益活動,以自己的行動引領社區文明風尚,致力于引導更多居民成為志愿者。如今,在她的帶領下,社區志愿者隊伍不斷壯大,已有近百人。

  社區“活雷鋒”——

  費明華 “百姓名嘴”宣講深入人心

  “共產黨員要踐行‘四敢’擔當作為……”2月18日,碩放街道南星苑第二社區的黨員活動室里,又響起了他熟悉的宣講聲;社區空地的一塊大黑板上,他寫下的“凝心聚力砥礪新征程,團結奮斗建功新時代”的字跡遒勁有力;上完黨課,他還走進社區老黨員家中,將黨的二十大精神送學上門。他,就是活躍在理論宣講第一線的黨員志愿者費明華。

  費明華退休前曾是碩放中學的一名德育老師,退休后“重操舊業”,用大家喜歡聽、聽得懂、聽得進的“大白話”宣講,成為黨的創新理論的紅色“廣播員”。10年前街道成立道德宣講團,他被聘請為“百姓名嘴”宣講員,于是走街串巷深入社區、學校志愿宣講,僅2022年就宣講了25次。社區黨支部有一些行動不便的老黨員,他還上門給他們讀黨史、講黨課。

  兩寸粉筆,他從教室寫到社區。他看到社區有塊空著的黑板,心中勾起了對黑板的情結。他找到社區,提出要利用這塊黑板。時事要聞、社區信息、好人好事……他將身邊的正能量內容搬上社區“黑板報”,每月一期,圖文并茂,3年多來從沒落下。“只要費老師出好黑板報,我們就會第一時間去看。”有些家長還會把孩子帶到黑板前,上起“思政課”。

  費明華還是社區出了名的“熱心腸”。清理樓道衛生,照顧身體不便的居民……搬進社區十余年,他已然成為社區居民都信任的“自家人”,大家需要幫助的時候總會第一時間想到他。他還積極參與公益志愿者青少年輔導活動,協助社區制訂青少年活動計劃,平時不計報酬地為青少年輔導學習、書法、繪畫等。(劉丹、安宇、楊明潔)

Copyright(C) 1998-2023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無錫日報報業集團無錫新傳媒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33006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00306號

蘇新網備2006009 蘇ICP備05004020號

征服办公室人妻系列
<video id="brudu"></video>
<center id="brudu"><output id="brudu"><optgroup id="brudu"></optgroup></output></center>
<center id="brudu"><s id="brudu"></s></center>
<th id="brudu"><s id="brudu"></s></th>
<nobr id="brudu"><s id="brudu"><nav id="brudu"></nav></s></nobr>
<center id="brudu"><ruby id="brudu"><meter id="brudu"></meter></ruby></center>
<source id="brudu"></source>
<center id="brudu"><s id="brudu"></s></center>
<center id="brudu"></center>
<nobr id="brudu"></nobr>
<rp id="brudu"><menuitem id="brudu"></menuitem></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