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福明眼中的無錫文化
2023年1月2日,無錫大先生胡福明與世長辭。作為1978年5月11日發表在《光明日報》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的主要作者,他以共產黨員的
話說文化重地學前街
無錫的學前街,早在北宋就已存在,至今這里還能發現眾多的歷史遺跡,能看到從這里走出的大批社會名流的蹤影。歷史上的江蘇省立第三師范學堂、無錫
無錫東門鉤沉
歷史上的無錫東門一帶似有被人看輕的現象,有人以調侃的口氣說:南門的豆腐西門的柴,北門有數不清的桃棗和芋艿,只有東門無啥買。
鳳飛于吳,鴻山遺址的千年故事
冬日的暖陽,普照在鴻山國家遺址公園現場的一個個土墩上,靜謐的土地似乎訴說著一個悠長壯闊的故事。樹叢中隱著一座黑黃相間的尖頂木結構建筑,這
歲月洗刷下的宜興水鄉古橋
宜興境內湖蕩星羅,水網密布。水的世界自然成了橋的王國,從目前已知情況看,宜興現存古石橋的數量在蘇南縣(市)中最多。小橋流水構成宜興的自然
蔡孝友祠:孝友正氣千古傳
惠山古鎮祠堂眾多,孝友祠和宗祠是惠山祠堂群的重要構成,蔡孝友祠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沿著惠山浜一側一路向前,走過王文正公祠,只見一座保存完
輕院老紅樓:續寫輕工業佳話
在濱湖區河埒街道,有一棟特殊的歷史建筑,它樸素且充滿年代感的外觀與周圍現代化的樓宇截然不同,讓過往的行人不由駐足多看幾眼。它就是原無錫輕
巨賈舊地,融入運河新時代
位于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的鐵樹浜老宅坐落在運河東岸的南下塘,這里曾是錫城巨富的舊宅第,如今老宅修舊如舊,外觀仍是舊時風貌,內部卻已融入當下
許倬云訪談:萬里望故鄉,深情寫山河
3月4日,《無錫日報·太湖周刊》刊發了“天下無錫人”欄目對美國匹茲堡大學教授、全球著名歷史學家許倬云的訪談報道《越過萬重山千重浪,我還可以
岳飛、岳家軍宜興抗金記
岳飛(1103—1142),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抗金將領。岳飛、岳家軍在無錫(宜興)曾創下了抗金的光輝業績。
顧毓琇:百科全書式的碩學鴻儒
現代中國的百年史上,很少有人能擔得起這樣的贊譽:百科全書式的碩學鴻儒。但有一位當之無愧,他就是無錫人的驕傲——顧毓琇。先生以自己一個世紀
畫家朱新建的陽羨緣
我與朱新建相識、相知,到成為摯友,屬偶然中的必然,或許是天意,或許是命中注定,一切的一切,都是值得記憶的故事。